1949年开国大典,毛主席为何下了一个奇怪命令:不准任弼时参加?
“主席,没能站在您身边见证开国大典,我这心里总像缺了块东西。”1950年国庆节的天安门城楼上,任弼时握着毛泽东的手微微发颤。毛泽东拍了拍他手背:“老任啊,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这段被工作人员记录在值班日志里的对话,揭开了开国大典上令人费解的缺席之谜——作为五大
“主席,没能站在您身边见证开国大典,我这心里总像缺了块东西。”1950年国庆节的天安门城楼上,任弼时握着毛泽东的手微微发颤。毛泽东拍了拍他手背:“老任啊,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这段被工作人员记录在值班日志里的对话,揭开了开国大典上令人费解的缺席之谜——作为五大
“总统,北平来电了。”1975年1月13日,士林官邸的走廊里,蒋经国捧着电报疾步走来。蒋介石放下放大镜,凝视着窗外飘落的雨丝,布满老年斑的手掌微微发颤。这封跨越海峡的密电,注定要在两岸关系史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0年的山东抗日战场,一封电报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被反复推敲。电报的署名是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内容却令人意外——他主动请求调离岗位,推荐徐向前接任师长。
“老彭啊,吴家花园的柿子树该结果了。”1965年深秋的菊香书屋,毛主席将手中的烟蒂掐灭在青瓷烟缸里,望着面前的老战友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彭德怀捏着西南三线建设规划图的手指微微一顿,抬头时正撞上主席眼底一闪而逝的关切。这场时隔六年的重逢,让两个湖南汉子的目光在飘散
红三十四师死扛湘江两岸,不是拖延几小时,是连打五天,打成孤军也不退。
要是别人敢这么直接要官,毛主席早就把信扔了。可这次他看完信,拿起红笔就批了"同意"。原来写信的,是二十多年前救过毛主席性命的国民党警察厅长刘策成。
为什么?难道就因为我对父亲过于熟悉吗?或许,但也不尽然。难道他这个农民的身份有点特别,又或许他并无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围绕着他的不过尽是些琐琐屑屑吗?这倒是,我终于理出点眉目。那就让我从父亲的琐琐屑屑中拣出几件最能体现他不失本真又特立独行的思想个性的事情来
毛泽东是谁?说起他,咱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带上了复兴的路。1893年12月26日,他出生在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候的中国,满目疮痍,列强欺凌,清政府腐败无能,农民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1968年的初春三月,彼时的北京仍旧是朔风凛冽、寒意刺骨之季。与此同时,一股令人窒息、害怕的动乱气氛,将整个北京都深深笼罩在迷雾之中。一时间,今日这个被批斗、打倒,明日那个又突然成了反革命、叛徒等等,时不时被挖掘、被爆料,随处可见骇人所闻、触目惊心的各种揭露!
1923年,湖南的局势波谲云诡。赵恒惕,这个一心想要稳固统治的军阀,将目光盯上了积极推动革命的毛主席,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准备实施抓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人挺身而出,他冒着巨大风险,秘密向毛主席传递消息,助其成功脱险。此人便是刘武。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
2020年12月26日,山东邹城后八里村的伟人广场上人头攒动。老支书宋志明裹着军大衣站在脚手架旁,看着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揭开红绸——十三米九七的毛主席铜像在朝阳中熠熠生辉,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顿时湿润了。
在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国际舞台上,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诸多外部势力的威胁与挑战。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实力相较于老牌强国和超级大国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就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中国却能在一系列对外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逐渐站稳脚跟,在国际上赢得
1976年的秋天,北京城里的老槐树落得格外早。9月9日下午四时的广播声划破长空,播音员带着颤音念出讣告时,菜市场里攥着白菜的大妈、胡同口下象棋的大爷,全都像被按了暂停键。毛泽东走了,这个曾经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老人,终究没闯过"七十三、
1969年3月,301医院的病房里,69岁的徐海东躺在病床上,手指反复摩挲着被角,目光呆滞地望着天花板。
你绝对想不到!北京长安街最神秘的大门——中南海新华门,居然藏着个让外国记者都挠头的"无字谜题"。这个每天车水马龙的政治心脏,门前既没有鎏金牌匾,也不见烫金大字,活像本"无字天书"。这操作是不是很"骚"?别急,这事儿得从72年前那个春天说起...
她是民国时期最耀眼的女艺人,有着绝美的容貌,被人们评为东方的赫本,刘德华称她是生命中不能忘记的贵人;同时,她还是金庸的梦中情人
设计师时代,全力发展经济,丢弃自主研发、自力更生,放弃大批军工产业,就连一些研制定型、准备量产的当年属于先进产品也被迫下马,比如运十大飞机。以为经济发展了,人民肚子吃饱了、兜里有钱了,和美西方成夫妻了,就没人欺负、不挨打了。结果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王伟南海撞机、
1927年9月19日,湖南浏阳文家市的里仁学校门前弥漫着紧张气氛。一名手持步枪的年轻哨兵笔直地站在台阶上,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每一位参会者。这名哨兵正是杨梅生,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与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产生交集。
有人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公元1840年前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都领先于世界,受到世界各国的景仰。因此,民族复兴,就是复兴到1840年前的状态。